1949年10月国立安大迁往芜湖,人民解放军安庆军分区接管了学校校园,随即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第四大队又迁入此地并于1950年底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从1949年12月至1953年6月,海校为新中国海军培养了第一批海军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成为海军工程师的摇篮。
第一节 海校的建立与迁来安庆
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巩固国防,1949年8月15日,华东军区海军在南京正式创立了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简称华东海校),并于9月14日正式在南京开学。华东军区司令员张爱萍兼学校校长和政治委员。
为充实海军队伍,中央军委决定调部分陆军转为海军。11月,陆军三十五军军部全体干部奉令调为华东海军,该部教导团全体官兵随行,并于12月调为华东海校第四大队。华东海校第四大队原驻于南京狮子山下,因校舍房屋不够使用而选定由南京军管会接管的原国立安大校园为第四大队校舍所在地。1949年12月,华东海校第四大队正式迁到安庆百子桥的这块校园。
华东海校第四大队迁到本院校园后,对洪水淹后受损的部分校舍进行了维修,在军分区接管校园时毁坏的国立安大校门原址上修建了新校门,并在校园内修建了礼堂、膳所等建筑物。1950华东海校第四大队正式在此开学上课。
1950年底,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海军司令部借鉴苏联海军的建设经验,将华东海校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联合学校下设兵器、机械、通信和舰务四个分校,在安庆的华东海校第四大队改建为第三分校。
1953年6月,因苏联专家认为海军学校应设于海边才有利于培养真正的海军人才,海校第三分校又从安庆迁往青岛沙岭庄。随后在本校校园开办的是海校的预备学校——海军文化学校。
第二节 海校的组织领导体制及专业设置
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创建时,由华东军区领导,学校的组织领导机构仍按部队的体制设立:学校下设大队、大队下设中队,各大队设大队长、政治委员等。
在安庆的第四大队队长兼政治委员由原陆军三十五军教导团团长李玉萍担任,副政委为朱俭,副大队长为陈小龙。第四大队下设五个中队,学员约六、七百人。
1950年华东海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后,学校隶属海军司令部,为军级建制,校长为原陆军三十军参谋长夏光,原陆军三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孔繁斌任政治委员。在此办学的第四大队随之改为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通信学校,学校为师级建制,初由原大队长李玉萍任教育长(未设正、副校长)负责学校日常工作,胡志坚为政治部主任。1952年后李玉萍任负责学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并调谭天哲、何力山任正、副政治委员。学校下设六个中队。苏联专家鲁可雅诺夫担任顾问。
1950年底,华东海校按照苏联海军学校模式改建为海军联合学校后,担负起培训水面舰艇工程技术人员和指挥管理人员的任务。兵器、机械、通信和舰务四个分校各自负责培训一部分专业人员以满足海军建设的需要,联合学校校名由苏联专家建议命名,意即海校培养的人才联合起来即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在此的第三分校承担了海军通信人才的培养任务。海校的学员为部队选拔的骨干党员和高中以上文化基础的知识青年。三分校在安庆改建时,下设信号科、机务科和通信科三个专业。信号科主要学习海军旗语等内容,机务科的培训目标为使学员熟练掌握制造、使用通信机器的能力,通信科则以培训收、发报等通信业务操作人员为主。1952年后再增设舰管、雷达、声纳专业,共计六个专业。学员的学习时间,根据海军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定为两年左右,以缩短培训周期,争取多出人才。
第三节 海校的教学与生活
海校的建立同海军的建设一样,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学校创建时教员严重不足,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师资问题:一是从原海军技术人员中选调,二是从新参军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部队技术人员中选拔培养,三是从地方大学中聘请。
由于以前没有兴办过正规海军学校,为此海校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以参考苏联海军的教材自己编印为主。海校组织专门人员组成教材编写班子,一方面广泛收集材料,另一方面认真听取苏联专家顾问的意见,同时编写人员集体对教材进行讨论修改后才定稿。
学校的教学制度严格,教员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后,学校要求教员先在无学员的教室内试讲,然后才给学员正式上课。学校领导同上级派来的苏联专家一起到教室听课。学校建立了严格的教学日志制度,每一任课教员都有教学日志,学校领导和专家随堂听课,再在日志上留下对课堂教学的反映意见,由训练处送给教员,以利教员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学校当时规定,校领导每周至少听课两至三次。为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评教评学制度,定期由训练处组织若干名教员到各教室观摩,课后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集体评议。由于学校的各项教学制度健全、执行得力,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优良。
海校自创建之始,就强调建立正规的学校生活制度,重视学员的养成教育,这对克服工农出身的学员存在的游击习气和知识青年学生中存在的自由主义倾向、培养学员良好的军人作风和建立正规的学校生活秩序起了积极的作用。
1953年中央军委颁发了《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后,总校首先开办分校长和中队长条令专训班,各分校进一步加强了对学员的管理教育和养成教育,把条令制度的教育同日常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实行严格的每日早检查、晚点名、星期日队检查、每月大检查、全校点名制度和开学、毕业和重大节日进行阅兵等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军事化教育秩序的建立。
海校的生活是紧张、愉快而有节奏的。学员认真执行"一日生活制"。每天早晨起床号后,三五分钟内即起床集合整队完毕,随后开始出早操。在走向会场、课堂、操场的队列行进中歌声嘹亮。上课时,教员认真教,学生认真听。课外活动期间,官兵们一起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操场上龙腾虎跃,游艺室内欢声笑语。
内务卫生上,学校不仅对学员也对教员有同等严格要求:盥洗室内毛巾、脸盆、牙具等按规定摆放整齐划一,连自来水龙头也要擦得锃亮;寝室内窗明几净六面光,床上被条叠成整齐的"豆腐块";存放物品的仓库也要求各类物品分类搁放整齐;学员外出二人成列,三人成行;见上级必须停步行注目礼或举手礼,学员见面须相互敬礼;学员统一留小平头,每日集合擦皮鞋、擦亮军服上的铜扣子等等。
由于学校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学员养成了行之有规、动之有矩的良好习惯,形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校风。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起,每年海校部分学校的学员就一直承担着国庆节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光荣任务。
建国初,在我海军的创建和海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苏联不断派来专家、顾问,对人民海军的组织建设、作战、训练、装备建设、工程建设、后勤保障及海校的建设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帮助。当时派到安庆三分校的专家为鲁可雅诺夫,他在学校建设、教育、设备等方面事无巨细地进行了指导,经常与学校领导一起到课堂听课、进行卫生检查,对校园内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要求,对教员、学员甚至学校领导干部都同样严格要求。如在一次大检查中,他问一位随同检查的副政委灭火器怎么使用,这位副政委答不上来,他当场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在以后的会议中多次点名批评。苏联专家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所带来的苏联海军先进管理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加速了海军建设包括海校建设的进程。
为办好海校,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各方面对海校的建设予以全力支援。三分校在安庆期间,由于安庆当时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停电,学校的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学校为此向东海舰队求援,东海舰队通信处随即无偿调拨了一部13 千瓦的发电机组供学校使用。海校三分校在安庆与当地政府、军分区、长江航运管理 部门和当地群众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海校积极配合安庆的各项建设发展,安庆港口曾为等候海校的苏联专家而推迟过发船时间。
1950年初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第四大队正式在安庆本校园开办时,共有学员六、七百人,加上教员干部共计千余人。1952年后,总校调舰管专业一个团来校,共有学员七、八百人,并开办了一个女生队,至此学校共有官兵2000余人。1953年初,三分校在安庆培养的第一批学员毕业,他们成了人民海军自己培养的第一批专业技术军官,女学员也成为新中国海军第一批女军官。他们中的一些成绩优秀者被选送至苏联留学,其中一人学成回国后任北海舰队政委。
遵照中央军委、政务院的指示,三分校于1953年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培养了该国第一代雷达指挥官,后又为越南培训了一批军队通信技术人员。
1953年5、6月间,根据苏联专家建议,海校三分校由安庆迁往青岛沙岭庄。这里随后迁来了海军文化学校。
海军文化学校是为培养海校所需的合格生源而设置的预备学校,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文化素质。海军联合学校要求学员入学必须具备高中以上文化基础,但在建国之初,具备高中毕业学历的知识分子不多,难以达到海校学员文化基础的要求,海军司令部为此决定先对学员进行短期文化培训和提高,因而在北京开办了海军文化学校。海校三分校迁走后,海军司令部将设于北京的海军文化学校迁入安庆本院校园。1954年夏,安庆发生特大洪水,学校校舍大部被淹。是年秋,文化学校因此迁走。